前央视名嘴自曝儿子“哥大毕业一年家里蹲”,普通家庭必须知道的残酷真相
2025-06-04 08:39
发布于北京
最近,前央视主持人郎永淳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自己的儿子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已经一年多了,至今没有找到工作,还试探着问他:
“能不能再啃老三年?”
这则消息迅速引发热议——常春藤名校背景、复合型专业设置、名人家庭资源加持,多重光环下依然难逃“家里蹲”命运。
但回过头看,这其实并不意外。无论名校光环多么耀眼,就业市场只认硬通货——而在今天,学历早已不是唯一的筹码。
郎永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央视主持人。
他原本是中医院针灸专业的学生,出于对播音主持的喜爱,在毕业之际选择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主持人方向双学位。
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取得了学位,并且以综合素质考核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正式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
后来,为救患癌的妻子,他毅然决然的辞去稳定的工作,转型商界,在直播带货领域取得不俗成绩。
他作为直播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已经成功上岸,成为某公司集团的高管……
可以说,郎永淳的职业生涯,一直是走在大部分人的前端。
而在这样的资源背景下,郎永淳对于孩子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
孩子在初高中的阶段,就被他送到美国贵族学校去读书。
孩子也十分争气,在哥伦布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也顺利拿到了经济统计学和哲学的双硕士学位。
这一路无疑是常人眼中赢在起跑线上的“典型”。
然而,即便站在如此坚实的肩膀上,郎永淳的儿子毕业后却难逃 “家里蹲” 的现实。
当郎永淳和妻子关切地问儿子与对象的未来规划,孩子直言:
我自己都养不活,还谈什么发展?
更让他们错愕的是,儿子还试探性地问父母能不能再“啃老”三年。

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给予每个人最公平的考验。
如今,职场换代的速度已远超以往。以人工智能为例,ChatGPT能在短短几秒内完成文书撰写、数据分析等重复性工作,一些基础岗位的人力需求正快速萎缩。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约有8亿工作岗位可能被自动化取代。
成功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高薪写字楼,李子柒通过短视频展现田园生活,年入数亿;罗翔从法学教授转型成为B站普法博主,粉丝量突破2000万。
自媒体创作者、网络创业者们用创新的思维突破传统职业边界,实现财富与价值的双重跃迁。
而学习方式同样被彻底颠覆,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网易云课堂让知识触手可及,哈佛大学推出的数字徽章(Digital Badge)认证课程,让终身学习成为应对职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变化意味着,无论是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还是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专业人士,都必须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而且,这种变化不会因个人的背景、出身或者过往的成就而有所偏颇。
无论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像郎永淳这样有着一定社会资源和影响力的主持人子女,在面对时代变化带来的就业挑战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去努力适应和突破。
当旧的成功模板失效,如何为孩子赋予适配新时代的底层能力,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命题。

面对时代的变革,父母和教育者需要为孩子 “攒” 下以下几类宝贵的 “资产”,帮助他们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一)独立思考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点、建议和诱惑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
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才能在海量信息中辨别是非、找准方向。
比如,在选择职业方向时,许多外部因素如热门行业趋势、他人推荐等会影响决策。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能够深入分析自己的兴趣、优势以及行业前景,而不是盲目跟风。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教育者应鼓励孩子多提问、多质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比如在讨论社会现象或者学术问题时,让孩子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进行引导和补充,逐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二)抗挫能力
当传统路径失效,心理韧性决定反弹速度。
像郎永淳之子主动加入创业公司而非消沉等待,是抗挫力的实践。
普通家庭更需培养孩子“先活下来”的智慧。抗挫力不是天生特质,而是无数次“跌倒后调整目标”的训练结果。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在家庭中,父母不应过度保护孩子,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从未经历挫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小的挑战和困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正视挫折,分析失败原因,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竞赛等,让孩子体验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可能的失败,同时教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如积极的自我暗示、情绪管理技巧等,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三)赋予孩子可迁移的本领
可迁移的本领是指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都能发挥作用的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图,从而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合作机会和认可。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这些通用技能。例如,通过组织孩子参与社团活动、小组项目等方式,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孩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快速适应能力。
同时,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导孩子发挥自主性,运用所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探索解决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代的浪潮从不因谁的起跑线早而放缓,真正决定未来的,是孩子面对未知的勇气、跌倒后爬起的韧性,以及持续自我更新的能力。
与其耗尽资源铺设一条看似完美的路,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自己的方向。
毕竟,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饭碗”,而是造碗的本领。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