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进校园!孙小卫带领梅双学子探AR未来,解锁科技报国新路径|鲲鹏大讲堂
2025-10-15 08:16
发布于广东

10月10日,深圳梅沙双语学校新一期“鲲鹏大讲堂”开讲,此次讲座迎来重磅嘉宾——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SID Fellow)、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与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孙小卫院士。

● 孙小卫,国际知名纳米光电子与显示技术专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等职务。他拥有深厚学术积淀,先后获天津大学光学仪器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作为中国大陆首位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获得 IEEE、OSA 等五大学术组织会士荣誉,曾任 IEEE 杰出演讲人。
● 科研上聚焦宽禁带半导体、纳米晶显示等方向,发表论文 600 余篇,引用超4万次,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他牵头组建多个重点实验室,创立国际能源光子学学会,同时兼任产业联盟理事长,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相关研发成果应用在显示领域,推动了量子点膜、Micro-LED、量子点电致发光、3D显示等产业化应用。获国家发明创业奖等多项荣誉。为促进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微显示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学校核心校本课程,“鲲鹏大讲堂”旨在搭建当代社会引领者与未来引领者的对话桥梁,让学子近距离触摸时代发展脉搏,在榜样力量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孙院士以“全彩AR显示技术与未来科技突破”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产业实践,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前沿分享。

一到校,孙小卫院士便在深圳梅沙双语学校校长贺海龙、高中部负责人向文革和校办主任陶海滨的陪同下,参观了梅双校园并进行了深度交流。




孙小卫院士留下珍贵墨宝
随着贺海龙校长饱含期待的开场致辞,本期“鲲鹏大讲堂”正式拉开帷幕。贺校长首先对孙小卫院士的到访致以诚挚谢意,希望同学们以探索之心认真聆听讲座,特别是从国际显示技术的最前沿发展、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验和院士个人求学、成长经历三个方面,向孙院士学习,积极思考有所收获。

讲座伊始,孙院士结合在新加坡的工作经历提到,新加坡重视教育,中小学设施普遍优质。而参观梅沙双语后,他直言梅双校园设施毫不逊色于新加坡。他还特意提醒同学们:“要珍惜这样的环境,好好利用这里的条件去探索、去成长。”


孙院士从大家日常接触的电视、手机切入,梳理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早年笨重的CRT阴极射线管电视、等离子电视(PDP)已逐步退出市场;如今主流的LCD液晶屏、OLED有机发光屏(比如折叠手机),则朝着更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显示技术更具想象力:裸眼3D无需戴眼镜就能呈现立体画面,AR增强现实技术还能让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无缝融合。比如用AR眼镜在课本上叠加3D知识模型、运动时实时显示数据,这些曾经的科幻场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聊到AR技术时,孙院士重点分享了其团队的突破:现在普遍的AR眼镜存在视场角受限、全彩显示需叠三层光波导(导致重量大)的技术困境,这几个需求甚至被视作不可能同时实现。但孙院士团队研发的“超表面”技术,能够解决“全彩显示、大视场角、轻便单片”的核心矛盾,实现沉浸式体验,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此外,孙院士提及AR产业趋势,目前已有超200万人使用AR眼镜,随着技术成熟,未来AR眼镜价格会更亲民。不仅能实现3D视频通话等社交功能,还能通过沉浸式显示助力学习,有望成为同学们大学阶段常用的学习、社交工具。
孙院士不仅是深耕显示领域的科学家,更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实干家。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众多技术与产业融合的鲜活案例:其参与创立的扑浪创新(Plunk Innovation),作为全球前三的量子点膜生产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TCL电视、蔚来ES8汽车的显示屏;他还与华为共建 “南科大-华为光子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探索3D显示技术如何激活5G大带宽需求。孙院士打破“科研仅在实验室”的刻板印象,提醒同学们: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是巨大的产业机会,就像我们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有的孵化出估值十几亿的公司,每一次技术进步背后都可能孕育着“独角兽”公司。
同时,孙院士还分享了南方科技大学“费尔走廊(Phil Corridor)”的故事:3D专家费尔教授终身专注于3D研究,凭借持续深耕成为全球领域权威。走廊标语“Follow in Phil's footsteps - walk into the world of 3D fantasy”,正是对这份精神的致敬。他以此告诉学生:成长不必局限于固定轨道,不用纠结于“必须成为什么职位”,找到热爱的领域并一直深耕下去,就能成为独特且有价值的人。

讲座渐入尾声之际,梅双的同学们积极提问,围绕“科技与日常学习生活的关联”交流探讨。孙院士针对大家关注的方向耐心回应,既鼓励学生保持对未来科技应用的探索欲,也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建议。




讲座最后,高一方思茹同学和高二庄茵淇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向孙院士赠送了各自亲手绘制的画作。

校长总结
贺海龙校长在总结中指出:孙院士报告的最大特点,在于介绍每一项技术时,都会同步提及对应的落地企业。从他自己参与创立的公司到学生的创业项目,这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正是深圳科研的独特魅力。我们既仰慕孙院士在显示技术上的全球突破,更佩服他和学生们打破常规的成长路径,有学生在读博阶段就创办科技企业,短短几年估值便达十几亿,这正是 “科研不只是实验室工作” 的生动证明。
孙院士的经历与深圳这片产学研沃土共同印证:当今的科学研究已经不是象牙塔内的闭门造车,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时我们也看到,同学们未来可以规划的成长路径广阔多元,他的故事启迪我们不能仅仅人云亦云地追逐金融、商贸等这样的传统专业,科技报国与产业创业,同样是在当下实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的重要路径。
希望未来在座的同学中,有人能走进南方科技大学,甚至有幸能成为孙小卫院士的弟子,用科研成果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希望同学们能够不负孙小卫院士提出的期望:出身大鹏,面向世界!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访校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