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入围率仅16.9%!银滩九年级学子入围“文科竞赛天花板”约翰洛克写作比赛!

-获奖证书-

-上下滑动查看全英论文详情-
为了更好地了解匡雅晴同学的参赛过程,我们特别采访了她和她的指导老师。
刘士达 经济教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带学生参加这项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在指导学生论文竞赛时,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在观点论证、文献检索与论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课业与竞赛压力,往往让他们难以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系统化学习这些技能,常常学生刚学完,竞赛已临近结束。
回望这段竞赛旅程,卢嘉杰校长《深度学习》提供的理论模型,让我们的论文写作指导有了依托。

匡雅晴同学,正是这一模式下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我陪伴着孩子们,从文献精读、段落拆解,到底稿打磨、谋篇布局,一步步深耕。
见证他们从锤炼一个词、雕琢一句话、构建一个段落,到最终完成一篇完整文章的蜕变,我收获的不仅是喜悦与自豪,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写作疑难点库。
对学生及其论文的评价
匡雅晴同学的论文,其亮点在于融合神经科学、社会学与技术学等多学科视角,论证了手机成瘾不是孩子自控不足的原因,而是多因素“劫持”大脑的恶果。

这一观点警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粗暴地对待学生手机成瘾问题,限制手机时间等方式作用不明显,要从个人、社会,法律等多个层面联动解决。
这一观点展现的深度与广度,令我深受震撼,我想这正是我们学部跨学科整合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生动体现。
在论证深度方面,她用了三个div对人的神经缺陷、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工作和相处模式,以及导致沉迷的技术进行了细致讨论从而推出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
她的论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内容饱满而充实。
在指导过程中提供了哪些关键帮助?
在指导过程中,我提供的帮助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方面,并始终贯穿培养学生独立性的理念。
首先,卢嘉杰校长是重要的引领者,他推荐的《深度学习》一书为论文的框架建立起了关键助力。在运用其模型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它与论文写作的高度契合。我鼓励学生主动向卢嘉杰校长请教他的见解,然后反馈给我。
我发现卢嘉杰校长的教育思维方式有很独到的点,他写给了我一个学生有关于思考模式的导图,这启发了我如何把学生混乱的思维点归纳到一个表上。书中关于逻辑链的探讨,经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研究与实践,被成功迁移、内化为论文写作的核心方法。
其次,在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论证深度的锤炼上,我投入了较多精力。同学们刚开始独立写了文章,会出现语言不够精准、逻辑存在漏洞的情况,我要求她一个词一个词改,然后一大段一大段先手写修改,再通过词典、文献阅读等方式修正词汇。
再让她用思维导图和利用“why”追索的方式一个点一个点地深入去写,对每一个核心论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层层递进的论证,确保观点扎实有力。(这个点是受了张法林老师在融高师训会发言的启发)
在选题上,我倾向让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场景,匡雅晴同学选择的手机话题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文献上,我提供了大约10篇自己硕士阶段积累的相关文献,作为入门指引和方向参考。

学生分享
年级级长介绍这个竞赛给我后,我就想试试看能不能拿奖。
在了解到约翰洛克写作竞赛在国际上认可度很高、很有含金量,我就决定试试看。
我的选题的灵感来自于我对日常的观察。现在智能手机这类设备太普及了,集娱乐和通讯于一体,导致‘手机沉迷’现象很普遍,大家用它来缓解压力或消磨时间。
这让我特别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如此依赖手机?这个问题就成了我论文的核心。
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平衡理论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
一方面,我需要把专业的概念和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还得配上贴切的例子;另一方面,又必须使用准确的术语来保证论述的严谨性。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确实花了不少功夫。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我最大的收获是系统性地提升了学术写作能力,尤其是在构建逻辑框架和结构化思维方面。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有效组织论文内容。
同时,为了支撑论点查阅大量文献,这个过程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接触到了不少跨学科的内容。
真的非常感谢刘老师对我论文的全程指导!得知入围消息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听说全球只有大约16.9%的申请者能入围,这份认可让我倍感珍惜。
其实参赛之初,我主要是抱着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心态,所以收到通知时,真的非常惊喜和开心,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老师和父母。


分享让更多人看看
在银滩学校,老师们会从入学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天赋以及目标大学的申请要求,精准匹配适合他们参加的国际竞赛。

-学生参加IEO-
不仅如此,无论是日常的学科学习、雅思/A-Level/DSE等标化考试备考,还是BPHO、USABO等高含金量国际竞赛,各科老师均会免费提供针对性的系统指导。
因此,只要同学们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并在课后自己认真学、多钻研,一般不需要再去外面报补习班,就能在国际考和竞赛获奖上都能不断取得好成绩。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