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亲授,清澜沃土育才!2025公共健康科研公益夏校圆满落幕!
2025-08-11 08:23
发布于广东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齐聚清澜山这片创新沃土,在五天密集而充实的日程中,深入公共健康领域,体验完整科研流程,交出了令人瞩目的“学术答卷”。
这不仅仅是一场公益赋能的学术盛宴、一次顶尖师资引领的思维碰撞、一趟跨界视野开拓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段在清澜山精心构筑的公益平台上实战淬炼的宝贵成长经历。
连续两年夏校在清澜山的成功举办,正是梁黎明教授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李文平校长“深耕学术、重视科研”的教育理念的完美共鸣。
在清澜山学校,李校长精心打造了高研实验室和“清翔计划”,搭建了媲美大学的专业实验室和横跨学界与业界的顶尖科研导师团队(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医学院的五十多位教授),构建起强大的科研支持网络。
清澜学子在高中阶段就能深度参与真实科研,全程获得来自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的一对一指导。不少学生通过这一平台,早早确定了未来的学术方向,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本次开营仪式上,清澜山学校李文平校长热情洋溢地欢迎来自全球的优秀青少年,并特别向倾力引领本次公益夏校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梁黎明教授及其博士生导师团队致以崇高敬意。
李文平校长殷切寄语在场学员,鼓励他们珍惜机会,抓住难得机遇,点燃科研热情,锤炼问题意识,广结良友,精诚协作,相信在哈佛导师团队的专业引领下,每位学子定能不虚此行。

哈佛大学梁黎明教授随后深情致谢。他高度赞扬了所有哈佛导师团队成员无私的公益奉献精神,他们志愿付出宝贵时间与智慧,跨越山海,无偿投身于公益夏校,悉心指导青年学子探索科研奥秘,生动诠释了教育传承与知识共享的崇高理念。


沉浸式学习:
哈佛导师全程护航,夯实科研根基
此次夏校的魅力,在于哈佛大学梁黎明教授及其精英博士生导师团队的全程深度参与。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们更以同行者的身份指引学生的学术研究方法。

核心课程筑基:从“什么是公共健康?”的宏观认知,到“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模型设计”、“因果推断”等研究方法论,再到“科学阅读写作”与“学术汇报展示”的实践技能。在哈佛导师的引领下,学生们通过互动研讨、案例剖析、个性化辅导,系统构建了公共健康研究的坚实框架。
选修课程深化:在丰富的6门选修课中(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环境健康、健康政策与管理、分子代谢与营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生们根据兴趣定制专属学习路径,深入探索公共健康的多元分支,拓展专业视野。

跨界思维碰撞:
业界大咖分享,启迪多维视角
本次夏校特邀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公益界的重量级嘉宾阵容,为学子们带来了超越课本的深刻洞见。


顾东风院士:将宏大议题化作生命启迪
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权威专家顾东风院士,为怀揣科学梦想的学子带来了主题为“人群健康科学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精彩讲座。顾院士凭借其渊博学识与非凡亲和力,将宏大的公共健康议题,巧妙转化为一堂引人入胜的生命科学课。
他从人类与传染病的漫长斗争史切入,以近期备受关注的基孔肯亚热为例,生动解析了病原体侵袭人体的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公共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它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讲座中,顾院士频频与台下学子热情互动,抛出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深度思考,并耐心解答疑惑,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王颐先生:跨界融合,定义教育的未来力量
清澜山学校理事、哈佛中心上海执行董事、常熟UWC联合创始人、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王颐先生,以其横跨天体物理、战略咨询与创新教育的非凡经历,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兴趣驱动与教育真谛的深刻分享。
王颐先生坦言,尽管事业重心转向教育,但早年沉浸于浩瀚宇宙的探索,为其锻造了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无畏的求知精神,这份科学素养成为其终身成长的基石。
面对未来,王颐先生分享了其前瞻性的教育洞见,呼吁构建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力与全球胜任力为核心的未来教育图景。
作为清澜山创校理事,他的分享融合了科学家的严谨、战略家的洞察与教育家的情怀,为在场学子勾勒出一幅能力为基、面向未来的成长蓝图,引发了强烈共鸣。


杜聪先生:以教育之光驱散阴霾
智行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杜聪先生感人至深地分享了他投身公益、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的心路历程。杜聪先生与智行基金会的卓越工作,无疑诠释了公共健康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他明确指出,艾滋病远非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交织着社会、法律等多重维度的系统性挑战。
动情分享二十年前深入中国受HIV影响村庄的见闻时,他坚定地指出:教育,正是改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命运、打破代际贫困与歧视循环的关键所在。这份执着与信念,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学子。


王倩女士:连接企业责任与青年行动
药明生物副总裁、全球沟通及ESG部负责人王倩女士则向夏校学生介绍了碳中和、碳排放等关键议题,并阐述了公司研发的创新药品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互动环节,王倩女士特别介绍了学生们如何通过关注和参与碳排放实践,积极贡献于更广泛的公共健康事业,为青年行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四位嘉宾的前沿分享与动人的人生故事,极大地拓宽了学子们对公共健康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未来的探索之路点亮了明灯。


实战成果检验:
团队协作,提案亮相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与创造。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团队研究项目实战:
1.发现现象,提出问题:结合课程所学,敏锐观察身边的公共健康现象,凝练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设计方案,协作攻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查阅文献、探讨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库,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3.导师指导,精益求精:哈佛导师团队全程提供Office Hour和小组指导,对项目进行细致打磨。
在夏校的压轴环节——学生研究提案汇报 (Student Presentation) 上,各团队自信登台,清晰阐述研究背景、方法、预期结果及意义。他们展现出的严谨逻辑、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卓越表达能力,赢得了在场导师、嘉宾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夏校接近尾声,在隆重的颁奖与闭幕式上,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结业证书,更收获了知识、技能、友谊以及对公共健康事业的无限热忱。
他们的学习里程碑清晰可见:从兴趣定位、问题提出,到方法探索、团队整合,直至方案制定与成果展示,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科研体验!





公益初心,持续赋能
青年公共健康科研夏校由梁黎明教授发起,始终秉持纯粹公益初心,为有志探索生命科学、关切人类健康的卓越青少年敞开世界顶尖学术殿堂之门。
清澜山学校作为承办方,深感荣耀能为这一崇高使命提供坚实平台与全方位支持,这正是李文平校长所倡导的“为心怀梦想的学子创造探索可能”的生动实践。
我们坚信,2025年全体学员在清澜校园收获的,远不止知识与技能。愿大家将这份启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在公共健康乃至更广阔天地绽放光芒,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清澜智慧与青年力量!
余同学
哈佛夏校是让我收获最多的夏校之一,这里的学生氛围特别好,大家都操着一口几乎接近于母语的流利英文,当你遇到问题时他们都很外向且乐于助人。我的teammates也很给力,每个人都尽自己全部力量完成project,我特别高兴能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教授们和博士生们也很友好,他们很乐于解答问题,每个人也特别热情!我们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清澜山学校的伙食很好,学校操场也很大,设施特别的齐全,而且在夏校期间都可以使用,宿舍很大,班主任也很好,总之太棒了。
Yilia
这次哈佛夏校对我的冲击力非常大,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都对生物很感兴趣并且很勇于和老师互动,他们的口语也特别好且都特别认真的准备hackthon的比赛。在他们身上我能看到许多我没有的品质,比如说勇气、领导力等。他们让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知道了我的同龄人里面原来还有这么优秀的人存在,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更知道至少在高中阶段我的兴趣在哪里。当然,老师们对我的启发是更大的,在开始的宣讲会上梁教授说人要不断寻真并且要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真的让我受益特别大。
Grace
YPHS was a great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me and I was able to take a lot of notes that I can look back on and learn from in the future. Since my parents work in the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s, I was also able to gain some knowledge on what my parents are researching. As for social life, I had time to make lot of friends and I was never really alone. I loved having access to the gym where my friends and I would play volleyball or badminton. Lastly, the food was extremely tasty and healthy and I loved having so many options. I am excited for YPHS next year!
Amanda
I have to admit that this symposium has been the most entertaining and engaging "summer camp" I have ever attended. From the lecture and interview on Sunday afternoon, I knew immediately that this would be a fantastic and unique journey. Indeed, after spending five days with amazing PhD students and wonderful peers, I gained so much—things I would never have experienced if I hadn't signed up for this camp.
The solid knowledge I gained here is beyond what I can fully express. I learned about scientific research, different models,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using AI to assist in research, putting together a formal presentation… I took so many notes during the symposium, and I truly hope that by reviewing them, I can grasp nearly everything taught in those meaningful lectures.
......
探索无界,未来可期!热烈祝贺所有2025青年公共健康科研公益夏校学员圆满结业!谨此,向倾注热忱与智慧无私奉献的梁黎明教授及哈佛导师团队、各位重磅嘉宾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清澜山愿继续携手志士同仁,赋能更多心怀梦想的青年英才,共赴这场启迪心智、塑造未来的伟大征程!

文字 Writing|Amber Zou
图片 Photos|Chaukeen Zhou
编辑 Editing|Amber Zou
审核 Auditing|Jade Liu,Lara Lin,Wenping Li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