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北大|见证有效赋能的教育成果
2025-07-30 08:35
发布于湖南

“当我得知昊熙被北京大学正式录取的那一刻,我们全家都喜极而泣,这是我们名校情结的回应,更是一个梦想延续的瞬间,”昊熙的妈妈回忆道。北大,这个曾经萦绕在家族期盼的名字,如今终于成为现实。
爸爸则笑着回忆:“从焦虑,到兴奋,再到继续焦虑,整个过程我们都在与北大反复确认信息,那种忐忑和期待,只有亲身经历才懂。”
而昊熙本人,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是人生的一个 milestone.”他认为,这是对他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一段新的旅程的起点。
这不仅仅是一封录取通知书,而是一次关于信念、勇气与选择的回响——在一条双轨交汇的升学路上,这个家庭用坚韧和智慧,为孩子铺出了一条通向顶尖学府的独特路径。

01
“零案例”探索:是妈妈的温柔而坚定
昊熙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门中学,本已是一份值得庆贺的喜讯。但在喜悦之余,妈妈却有着更远的目标——她希望借助国际课程的路径,助力孩子冲刺世界顶尖大学。
这个提议起初并未获得爸爸和昊熙本人的认同。他们担忧“双轨”学习的强度过大,怕孩子无法兼顾。彼时,身边并无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一切都需从零出发。“那段时间,我只能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只为帮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发展路径。”昊熙的妈妈温柔却坚定地说。

在昊熙的高一阶段,妈妈开始了漫长的探校之路,先后走访了省内多所知名的国际学校,但都因中途转轨的限制,无法让孩子进入最理想的学习环境。直到她了解到石门中学内部设有“双轨课程机制”,在升学规划老师的持续引导下,整个路径逐渐清晰:从课程设计到语言过渡、从节奏安排到升学方向,每一步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希望孩子能保留国内教育的扎实基础,同时借助国际课程的优势,打开更多可能性。”昊熙的妈妈坚定地说道。
02
跨越语言挑战,激发无限可能
从国内课程转向国际课程,“双轨”并行的挑战绝非轻松。昊熙坦言:“起初一两个月,我需要把所有中文知识重新翻译成英文再理解,这段过程的确很辛苦,但恰恰是这种转变,彻底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英文思维的建立,让他真正掌握了知识的运用方式,也逐步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昊熙曾在短短十天内备考雅思,最终取得了7分的优异成绩。他表示:“我能这么顺利,除了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根据我的情况灵活安排的课程,以及老师们耐心及时的帮助。”
妈妈在陪伴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孩子的转变。“孩子原本就有很强的学习自驱力,从来不需要我为作业或进度操心。但通过国际课程的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跃迁——不再只停留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更加注重如何将所学真正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成长,让我感到欣喜。”
更重要的是,昊熙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时间管理能力,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的节奏:在国内课程中尽可能利用课堂时间掌握核心内容,腾出课余时间投入到国际课程的学习与备考中。

03
家庭教育:“不干预”的爱与支持
谈及家庭教育,昊熙的妈妈认为“不干预”是最大的支持:“我们从来不会强迫孩子在学习上做什么决定,更多充当一个“指路人”的角色,默默地给他提供国际课程的选择、升学路径的建议,而并且给予精神上的陪伴和默默的支持,确保他能顺利地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前进。”
昊熙的爸爸则用幽默地诠释了家庭氛围:“我们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目标和角色分工,昊熙负责考试,妈妈负责把她安全送达考试地点,我和弟弟则在家中陪伴他打“饭桌乒乓球”放松身心。”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便是最珍贵的成长环境。
昊熙对父母非常感恩:“我的父母为我解决了升学道路上30%-40%的事务,让我能够专注在学习上。我真的非常感恩他们对我的支持、信任与陪伴,没有他们,我不会这么顺利申请到梦想学府。”

04
名校录取的背后:“双轨”规划新视野
昊熙爸爸感慨道,这条“双轨”之路带给他们家庭的,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升学尝试,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视角。原来,升学路径可以不设限,目标可以有多重抵达方式。只要选对赛道、找准节奏,孩子完全可以在不同系统中找到自己的最佳解法。
“我们从没给他设限,他也没有给自己设限。”他说,“能走到今天,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选对了赛道、选对了支持他的环境。”
在他看来,若条件允许,家庭应尽早为孩子打开更多元的升学通道,做出前瞻性规划。“特别是在大湾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香港身份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不论是课程自由度、升学路径,还是未来的学术发展与全球流动性,都会为孩子带来更多可能。”
这一次,他们没有走寻常路,却走出了理想的答案。

05
以兴趣为灯塔,向科研的远方进发
在访谈之前,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特向陈昊熙同学授予“卓越升学奖”,以表彰他在“联合培养计划”中的卓越表现及成功斩获北京大学录取的非凡成就。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与自律的肯定,更是对家庭勇敢探索教育可能、学校精准赋能的高度认可。
在交流中,赖永春总校长亲自为昊熙颁奖,并寄予厚望。他特别提到:“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化学正站在科研最前沿。以兴趣为起点,不断深入探索,才是真正走向学术高峰的路径。”他鼓励昊熙以科研为志、以坚持为帆,在更高的学术舞台上走出属于自己的方向。
赖校长亦回顾了自己当年入读香港大学的经历,从资源匮乏的年代走来,他深知“路径”的重要。他语重心长地对昊熙说:“你们这一代,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更多元的成长赛道。希望你继续聚焦自身优势,不为短板焦虑、不为旁枝干扰,走好自己的精专之路。”

愿这份荣誉,成为昊熙学术征程上的一盏灯,也成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更多学子心中的一束光。未来的路上,有信念作舟、有热爱为帆,终能驶向理想彼岸。

写在最后:关于路径,也关于信念
今天的昊熙,已经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他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北大旅程,而过去这段“双轨”求学的经历,也将长久镌刻在他成长的底色中。
他并非“躺赢”,也不是“天才逆袭”,而是一个有规划、有韧性、有家庭陪伴的年轻人,凭借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名校之路。
也希望这段真实的故事,能给予更多家庭信心:教育不止一种选择,通向未来的道路,也从不止一条。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