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示范到共生 | FLA中学部教师共读一本书(三)


从示范

到共生

FLA|中学部

在万玮老师《教师的五重境界》的启迪下,我校学生成长中心的老师们展开了深度的思考与探究。三位老师从不同维度描绘了德育工作的进阶图景:从聚焦于构建道德认知体系的起点,到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力量,最后则展望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更高境界。他们的思考,共同展现出我校德育工作从知识传递到生命互动的深刻跃迁。


在研读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后,作为中学部的一名德育教师,我对德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书中提出的“五重境界”在日常的活动、管理、工作中,为德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育人实践提供了深刻且实用的指引。
德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在教知识的境界中,德育教师同样需要将知识传授与德育紧密结合。不同于学科教师从学科知识中挖掘德育元素,德育教师所教授的德育知识本身就肩负着塑造学生道德认知的重任。在策划组织活动中,不能仅留存于表面,而要挖掘活动背后的教育本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可感。通过丰富多元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扎实的道德认知体系,为后续的道德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德育教育承担着引领学生人生方向、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万玮老师指出,“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因材施教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富有爱心、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健全人格。
“教自己”是德育教师实现自我成长、提升育人能力的关键。德育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需要不断反思、复盘与提升。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携手FLA中学部大家庭一起,不断反思、提升素养,做好育人表率。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Kyle Pei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最动人心弦的是「教自己」这重光。原来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像风穿过竹林,先让自己成为一片流动的海。
万玮老师说:“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忽然想起那些让我眼眶发热的瞬间——见过语文老师在晨读时捧着诗集轻声吟诵,教室内的朗朗书声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做下了最好的注脚;见过数学老师为一道题推翻三次解法,在黑板上画下星河般的推导轨迹;还有那位经常在课间哼着小调打扫教室的班主任,他的袖口纤尘不染,却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情怀种进每个孩子心里。
教自己,是把岁月酿成蜜的过程。像打磨一枚镜片,先让知识的光透过灵魂,折射出温柔的形状;如修剪一支春藤,在阅读与反思里剔除芜杂,让思想的藤蔓攀向更辽阔的天空。当我们学会在深夜的台灯下与自己对话,在三尺讲台上坦承“我也在学”,那些真实的成长纹路,早已胜过所有说教。
原来教育的终极答案,藏在教师的生命里。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世界,最终都会变成孩子眼中的光。“慢慢来,时光会把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当我们成为不断生长的树,教室里自然会长出森林。
——Zack Wu




传统的德育模式构筑起庞大的说教帝国,在这个体系中,道德规范被简化为可以量化的行为准则,品德培养退化为可重复操作的机械流程。教师站在知识权威的高台上,将道德条目拆解成考试重点,学生则在试卷上娴熟地复述"诚实守信"的定义,却在考场里熟练地传递小抄。这种异化的根源在于,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把心灵塑造简化为信息输入。
真正的德育发生在师生共同建构的"教育场域"中。这个场域不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无数个真实互动的瞬间编织而成的意义之网。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认真写下每个评语,当老师弯腰捡起走廊的纸屑,当整个校园形成"轻声慢步"的集体默契,德育便在这些细节中自然生长。这种生长遵循着生命影响生命的自然法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站在教育转型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德育的本质。它不应是悬挂在墙上的装饰画,而应是流动在校园每个角落的生命气息;不应是考核表上的量化指标,而应是师生共同书写的成长叙事。当老师率先成为道德实践的躬行者,当校园空间转化为道德生长的培养基,当整个社会形成价值共振的生态网络,德育才能真正完成从知识到智慧、从规范到信仰的升华。这种升华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情回归,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相互照亮中找到道德成长的光明路径。
——Terry Ye





德育的真谛,在于其动态的进阶过程。它始于道德认知的扎实奠基,成于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无声浸润与榜样引领,最终指向师生在真实互动中共同编织意义、彼此滋养的生命共同体。这三位老师的探索清晰地勾勒出这条从知识内化到生命共舞的进阶之路,揭示了唯有教育者自身成为不断生长的光源,并在互动中构建充满生机的教育生态,才能真正实现德育从规范到信仰的升华,回归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本真。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