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世青学校|科学世界的万千奇思
SCIENCE FAIR
5月29日,一年一度的昆明世青科学秀如期与家长和师生见面。6-10年级的同学们用自己亲手搭建的实验装置、反复验证的数据图表,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展示,传递着科学世界的奇思妙想。
SCIENCE FAIR
踏入科学秀展示走廊,主题各异的科学实验让人目不暇接:“保护鸡蛋的鸡蛋盔甲研究” 中,同学们变身为“安全工程师”,用泡沫、棉花、超轻黏土等材料,为鸡蛋打造了形态各异的 “盔甲”。当裹着 “盔甲” 的鸡蛋从高处落下,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却 “粉身碎骨”,通过对比,大家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缓冲材料和结构设计对冲击力的吸收与分散作用。
“冰块钓鱼” 实验充满了新奇与惊喜。同学们不用鱼钩,仅靠一根棉线和一点食盐,就能将冰块 “钓” 起来。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向大家解释说:“食盐会降低冰块的熔点,使接触棉线的部分融化,而融化后的水又在低温下迅速重新结冰,将棉线牢牢冻在冰块里。盐的这种作用被用于北方地区清除路面上的冰层。”
6年级同学的“纸飞机飞行距离” 实验吸引了老师们的驻足。他们根据反复测试,设计出不同机翼形状、重心位置的纸飞机。研究过程中,他们不断调整参数,用卷尺测量飞行距离,最终发现机翼面积、机头重量与出射角度对纸飞机飞行距离的关键影响,同学们说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科学实验没有一次就成功的可能。很多改变我们生活的实验,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最终成功,要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结论,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积累。”
SCIENCE FAIR
此次科学秀不仅有趣味实验,更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知识。在 “不同灯光对豆芽萌发的影响” 实验中,涉及到了生物与物理知识。同学们设置了不同颜色、强度的灯光环境,观察豆芽的生长速度、茎的粗细和叶片颜色变化,探究光的波长与能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揭开植物生长的“光密码”。化学实验同样精彩纷呈。“大象牙膏反应速度和催化剂的影响” 实验中,过氧化氢在碘化钾、酵母等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瞬间产生大量泡沫,宛如巨大的牙膏喷涌而出。同学们通过控制变量,记录不同催化剂下反应的速度与泡沫量,深入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加速作用。
SCIENCE FAIR
“硫酸铜结晶实验” 则让大家领略到化学物质结晶的美丽过程,溶液蒸发过程中晶体的形成与生长,微观世界的奇妙变化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呈现于玻璃皿上。不远处,“鲁米诺发光实验” 的展板上散发出幽蓝光芒,同学们专注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鲁米诺发光度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将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含有鲁米诺和催化剂的容器中,随着液体混合,容器内逐渐泛起幽蓝的荧光。浓度较低时,光芒柔和朦胧,像是夜幕下的萤火;浓度升高后,荧光骤然明亮,如同点燃了蓝色火焰。经过手持照度计测试,仔细记录不同浓度下的发光数值,对比分析数据变化。“原来过氧化氢浓度越高,氧化反应越剧烈,鲁米诺发光就越明显!”同学们兴奋地向围观者分享结论。
SCIENCE FAIR

除了基础实验,同学们还积极挑战更具代表性的科学问题。在 “液体密度和浮力大小的关系”“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实验中,他们利用不同密度的液体和物体,通过称重、测量排开液体体积等方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产生的本质。“材料和起泡胶包裹承重能力的关系” 实验里,通过调配不同成分的起泡胶,包裹重物测试其承重极限,研究材料弹性、粘性与结构对承重性能的影响,初步尝试将材料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SCIENCE FAIR
“酸雨pH值与绿萝生长高度” 实验关注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同学们模拟不同pH值的酸雨环境,观察绿萝的生长状态,分析酸性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危害,关注植物生产的影响因素。而 “抛物线出射角度与水平移动距离电压与船的最大速度” 等实验,则结合数学与物理知识,通过建立模型、数据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规律,展现出学科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思维。
SCIENCE FAIR
科学秀不仅是学生们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更是他们探索科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成长之旅。每一个实验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与思考;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凝聚着无数次的失败经验积累。在科学精神下,同学们将继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期待下一次科学秀,见证更多精彩!

采写:李晶
摄影:李晶、李春辉
编辑:李莉
美编:李春辉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