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丨北大附中海口学校开展实践周研学活动
2025-05-14 08:52
发布于海南

研学是行走的思政课,是品味人生的成长之旅。在国家课程计划中,实践学习是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学生每学年累计参与时长应不少于两周,形式涵盖社会调研、社会观察、社会参与等多种类型。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学校自2018年起,定期开展“研学实践周”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培育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本学期实践周活动突破教材、课堂与学校的局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特色研学活动,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锻炼能力,在精心设计的实践中培养角色意识与担当精神。




校外实践周期间,学生分两批赴敦煌、青海、江西、湖南、安徽五地开展研学实践。同学们实地探访莫高窟壁画艺术、青海湖生态保护基地、景德镇瓷器制作、井冈山革命旧址、湘军纪念馆、徽州非遗工坊等特色点位,通过“实地考察+深度研学”模式,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领域的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
此次实践周研学活动获当地媒体争先报道,引发社会对“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广泛关注,推动理论教育与红色文化、生态保护等实践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学校开展艺术手工制作、生物果酒制作、中国传统剧目赏析、劳动体验等学科延展活动,既提升了学生跨学科素养,又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多元文化认同意识。






本次实践周研学成果丰硕,各项目组累计提交研学报告500余份,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探究、生态保护调研、非遗技艺传承等多元领域,充分印证了“行走的课堂”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

初一年级实践周成果展

初二年级实践周成果展

高一年级实践周成果展

高二年级实践周成果展
实践研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学校将持续创新研学模式,打造“思政+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全面发展。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