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丨专家点赞!中黄学子太会“整活”-2025中黄全人教育发展研讨会回顾(二)
9月26日,“2025中黄全人教育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不仅汇聚了全国顶尖教育专家的学术智慧,也生动呈现了中黄在育人方式变革探索中的实践成果。
在概念驱动的探究课堂、“高能三分钟”演讲、学生探究成果展等环节,孩子们自信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发现,专家们也走进课堂,亲眼见证了中黄的孩子如何在探究中理解和应用知识、在项目中学会学习,称赞中黄“课程体系扎实、经验可借鉴,为行业树立了优秀榜样”。
在探究式课堂
看思维与素养如何生成
教育创新不止于概念,更在扎实的课堂实践。研讨会当天,中黄通过5节展示课,呈现各学段如何以概念驱动实施探究式教学,详细拆解中黄快普乐课堂教学法的落地实践,收获专家和教育同行的点赞。
中黄学前阶段郎老师带来探究课
《什么是好朋友》
利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孩子们对“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朋友”的好奇,巧妙地将交友中的日常困惑转化为哲学思考的契机,引导孩子通过思考、交流、绘画等方式去理解概念,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与哲学思辨能力。
中黄小学部赖老师带来三年级语文探究课
《司马光》
通过AI数字人“司马光”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注重对比分析与思辨讨论,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理解”,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体悟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关爱同伴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从传统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中黄小学部倪老师带来六年级数学探究课
《位置与方向》
以广州近日受台风影响的真实情境引入,通过数字人播报台风路径的场景,引发孩子思考:气象员是如何确定并准确播报台风的位置的?以中黄快普乐课堂教学的“疑、寻、示、悟、行”探究步骤,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去理解“如何确定位置和描述位置”的相关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中黄初中部杨老师带来八年级数学探究课
《生物与环境》
以校园池塘下游鱼死亡的原因这个真实问题为驱动,展开探究式教学;通过科学探究循环,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逻辑、得出结论、通过AI模型进行验证,并以“池塘生态优化方案”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又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中黄高中部Decia Gillispie老师带来十年级商业管理课《Unpacking Vision, Mission, and Business Objectives that Drive Organizations Forward.》
以IB“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核心,围绕“企业愿景、使命与目标”展开深度探究,将知识建构与ATL技能培养紧密融合;通过剖析真实企业案例、学生辩证评估、小组合作进行TOK联结的海报创作与展示等环节,在任务分工、观点碰撞与成果呈现中,提升学生思辨、沟通协作与表达能力。
评课环节由授课老师现场解析教学设计思路,评课专家团将理论、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对授课老师进行点评,帮助一线教师学以致用,将实践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中黄中西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收获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澳门教业中学贺诚校长:
中黄的课堂将哲学命题教给四岁的孩子,并且通过中黄快普乐课堂教学法做到了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法不是一种流程,而是一种范式,它支撑起了整个教学过程,代表了中国在课程教学探索的方向和特质。
IB亚太区发展与认可经理朱春凤女士:
倪老师的数学课结合了近期广州刮台风这个真实情境做了调整,这也恰恰说明了中黄的课程是生成的、真实的、发展的、及时变化的。而且中黄在哲学教学方面是有传承的,从幼儿一直到高中的课程都能看到哲学的背影。
郑州市金水区建业小学谢靖校长:
赖老师的语文课将学科单元的核心素养很好地融进了课堂,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八个字、四个词:支持、信任、欣赏、尊重,它融入到每一个课程环节的互动当中,通过赖老师极具亲和力的笑容,让我感受到这节课非常美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德恩教授:
感受有三点:一是中黄的课堂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开展的;二是课堂中老师非常善于追问;三是教学的设计非常清晰,每个环节紧紧相扣。
广州市斐特思学校课程与教学总监李拉女士:
杨老师特别善于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中黄以AI赋能课堂,使用了很多AI模型,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物课堂是如何在课堂以外去进行的。
资深IB教育工作者吉华博士:
中黄将TOK直接引入到课堂里,从课堂设计上可以看出中黄在推动学生思维和思辨能力上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学校让所有学科老师去参与服务于课程,这一点非常棒。
很多家长在观摩课堂后有感而发:
“听完专家分享,再看到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去发现和探究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这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中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更会主动寻求多元的可能性,孩子们这种敢于质疑、思辨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中黄的超学科探究课程特别接近生活,可以让孩子掌握生活中的技能,课程设计得非常好。”
还有家长发布朋友圈点赞中黄的创新课堂。

从三分钟故事
看学习者社区的共同成长
三分钟时间能讲多长的故事?有的人能讲一个小小的教育片段,有的人也能讲十年的光阴。在“高能三分钟”演讲环节,来自中黄学习者社区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分享了在中黄的成长与感悟。

马同学觉得以前大家都只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她的兴趣发展。“当我来到中黄,一切都变了。在这里,我常常被鼓励去探索兴趣爱好,不仅在课堂,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专家讲座等,我有更多机会去发现热爱和潜能。”

六岁的王同学用流利的英语分享:“我们是通过提问来学习的,在探究中学习和成长,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观点和声音,感到自己是勇敢、重要和快乐的。所以,我不只是在学习,更是在全面地成长。”

林同学分享了学校独特的双语教学模式让她从羞涩变得自信,丰富的国际文化活动和科创竞赛培养了她的跨文化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我不仅获得知识,更塑造了开放包容的品格与全球视野。”

家长梁先生表示:“孩子入读中黄以来,从以前对知识一知半解、偶尔还会偷懒的小家伙,变成了热爱探索、主动求知的小学者。他常常主动跟我们分享新知识、新发现和新技能等。当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校喜爱的光芒,我心中满是欣慰。”

家委巫女士表示:“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每个学期我们会组织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分享一手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孩子超学科探究的资源,让孩子面向真实的生活,解决真实的问题。”

为带领孩子们锻炼身体,生活老师江老师努力学习中黄特色的武医课程,并通过了峨嵋武医资格认证。如今,她常常带领寄宿学生练习峨嵋派六通拳和二锦养生功,孩子们不仅体质增强、注意力集中,更化身“小侠客”主动传播武医文化,带动全家一起参与。

她是被幼儿园孩子亲切称为“郑妈妈”的生活老师——郑老师,面对因分离焦虑嗷嗷大哭的孩子,她常常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教他们学会情绪管理,用爱与陪伴将“分离焦虑”变成“对明天的期待”,成为孩子们信赖的人。

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分享中,聪明却习惯隐藏自己的孩子小E,在王老师的日常“看见”中,在老师及时的鼓励、支持与陪伴中,变得越发勇敢自信,学会了自主学习,眼里闪烁着光芒。“我们点亮不了所有的星空,但我们可以守护每一盏勇敢发亮的小灯。”

在数学科李老师的分享中,数学组的老师们从不“按套路出牌”,把“外汇换算”变成“跨国换钱小游戏”,将“思维培养”藏进“闯关打怪”里,让学生当课堂的 “主角研究员”,不仅让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更让“学科素养落地看得见”,让数学不止于计算,更能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超能力”。

在DP中文科盖老师的分享中,一名中黄学生通过研究家族三代女性的奋斗故事,深刻理解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联系,找到了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她的母亲看到探究报告后感动落泪。盖老师表示:“好的课程是一座桥,让孩子的求知,对接上了父母沉淀的人生,并沉淀为了自己的⼒量。”

外教Lina老师分享了将学科素养培养融入沉浸式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协作中培养学科素养,实现知识、思维与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要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沟通与协作。”

教学副校长柯校长坚持将师生幸福放在首位,践行中黄全人教育理念,带领团队取得显著成绩。“用善良守住教育的初心,用自知凝聚团队的力量。让幸福成为效率,让真诚成为智慧。这是我对全人教育最好的回答,也是我们走向未来最坚实的底气。”
这些故事虽然只有三分钟,但亦足以触动人心,令现场众多教育工作者动容。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教学主任赵宇老师分享了观后感,表示曾两次落泪感动:
“一是在看了一个学生自制的视频后。视频里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和影片娓娓道来父辈16岁的青春记忆。学生温情脉脉地讲述时,我注意到许多校长悄悄抹去了眼泪。那一刻,我也忍不住想哭。原来教育最动人的力量,从来不是高深的概念,而是这样真实唤醒一代人情感共鸣的瞬间。
二是生活老师分享完她和孩子们故事后的感人一幕。当她走下舞台,等在下方的孩子们一个个扑向她,口中情不自禁地喊着‘妈妈’。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声呼唤,胜过千言万语,让我真切看到了教育中最本真的温度与信赖。”
同样,从准备到完成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也是被滋养的,他们也收获了成长。
演讲者林同学:通过这次成长故事分享,我会更加勇于尝试各种挑战,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当机会来临时我就能牢牢把握住。
演讲者李老师:刚开始我心里很忐忑,但是在学校的信任以及提供的专业指导下,我内心踏实了很多,期间也收到崔校、学校和团队的鼓励,令我特别感动。
在探究成果展
看自信孩子在发光
在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的探究成果展上,中黄学子们结合自己探究学习的成果,精心搭建了太空探索、环保行动、社区关怀、非遗传承等多个主题内容的展位,设计各类文创作品和互动游戏。
身着京剧行头,用英语讲解非遗文化;亲手打造精确的3D校园模型;通过实验演示万有引力;用环保材料设计流浪动物庇护所;自制净水过滤模型,教会观众如何净化水资源......展位前的小小“讲解员”“表演家”“科学家”们自信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收获与项目成果。传承与创新、责任与担当,中黄学子用行动诠释了全球胜任力的深刻内涵。
中黄的教育,始终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回顾研讨会的每一个瞬间,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思辨光芒、发自肺腑的成长感悟、自信从容的展示与分享,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扎实的学术成果,更是一个个鲜活、丰盈的生命在自信绽放。
中黄教育集团董事、学术委员会主席、名誉总校长崔建社先生表示:这次研讨会不是中黄成果展示的终点,而是未来优化的起点。我们会借着研讨会,全面复盘过去一年的实践,既要总结好经验,更要直面问题、找规律,确保教育始终围着学生成长转,不偏离“全人发展”的根本。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