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老师需要拥有多少“超能力”?

一支粉笔,两三寸心,四季耕耘,百般匠心
在王府,我们经常能听到许多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教育成长。那个刚入学时羞涩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女孩,如今已能自信地与外教侃侃而谈;那个曾经坐不住的“小调皮”,如今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两小时;那个入学迷茫的少年,如今眼中有了光芒与梦想。
这些成长的背后,是一群拥有“超能力”的人。但和超级英雄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披风与铠甲,他们的超能力,藏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融在点点滴滴的教育智慧里。
她用“读心术”听懂每一句童言
在幼儿园小朋友们的视角里,世界是一米左右的高度,那是成年人需要蹲下身来、用心倾听才能理解的世界。
所以幼儿园的田老师在和小朋友们交流时,始终保持下蹲的姿势,保持和孩子一样的视线高度,去关心每一位孩子,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心声。
她的爱,孩子们感受得到,家长也看得见。很多孩子进了她的班之后,变得更开朗、更自信。家长之间悄悄流传着一句话:“要是能进田老师的班,就好了。”有的家长甚至主动为她“代言”,用自己的孩子的变化作例子,向其他家长介绍田老师。还有家长特意做了PPT,只为告诉更多人:“她是一位好老师。”

她让知识变成“真人秀”
在小学的陈老师看来语文不是只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走进孩子心里的声音。
在课堂上,她特别注重课堂的设计,注重小朋友们学习时的体验感。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语文书中的小主人公们鲜活起来。“当孩子们化身主人公,亲身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义时,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
课堂之外,陈老师还推出了“争当小老师”的活动,这样不仅检查了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要把知识真正理解透彻,才能清晰地讲解给同学听。
谁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只能是单方面的输出呢?陈老师通过一项项设计,让知识通过互动、体验和表达, 真正活了起来。

她的语文课打破学科“次元壁”
作为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温老师深知教育革新之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推动语文学科迈向更深、更广的跨界融合。
温老师不仅潜心教学,更带领团队进行前沿探索。由她主持、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国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突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构建出具有王府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该课题因其前瞻性和实践价值,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第五批校本课程建设课题评选中荣获“优秀课题”称号。
更值得一提的是,温老师还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参与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手册》初中语文卷的案例编写。在这一国家级平台上,她将语文学科与历史、艺术、科学等多维视角有机融合,贡献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王府案例,真正实现了让语文学习超越课堂,与更广阔的世界对话。

她给学生的自信“开外挂”
作为一名深耕国际英语教学九年的教师,甘老师始终坚持“越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越需要好的引导”,因为她深知,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打开全球视野的第一把钥匙。
从ERW到IB英语,从托雅辅导到参与WASC认证,甘老师一直在做的,是让英语课堂超越应试、走向应用。她带领外语组不断推动课程融合与创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真正“学得会、用得上”的英语课。她常说:“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有信心用英语去沟通、去探索、去思考。”
如今,当甘老师看到多名曾对英语心生畏惧的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最终在托福/雅思考试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自信地拿到了世界名校的Offer,当她听到学生开始用国际视野讨论问题时,她更加笃信全球视野的背后,更是语言自信的建立,是学习生态的改变。

像以上四位老师这样的“超能力者”还有很多。
他们是时间管理大师,能将24小时用出48小时的效率;
是永不言累的守护者,清晨的教室和深夜的办公室总有他们的身影;
更是点石成金的“魔法师”,能用耐心和智慧把看似普通的学生点化成自信的英才。
这些“超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孕育于王府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土壤中,成长于中西合璧的课程体系里,并在学校提供的持续国际化教师发展培训中不断淬炼升华,这些“超能力”其实源于最淳朴的教育情怀。
我们始终相信,唯有赋能教师,才能最终成就学生。他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他们相互支持,彼此成就,为了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学理念,不断钻研,齐心共进。
正如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使命的实现,依靠的是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这是王府的老师们所有超能力的源头与归宿。
我们坚信,正是这些优秀的教师团队,构成了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无限可能,并将我们的教育使命照进现实。
在今天,让我们对每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师们说一声:
谢谢您,祝您教师节快乐!

在第41个教师节之际
王广发总校长代表全校老师
接受同学们的祝福与感谢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