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冲刺加拿大高中课程,如何科科近满分拿名校offer?

01
从不敢上台到舞台主宰
7年级时,初入王府的欧阳秀起,带着青涩的腼腆。
记得第一次上台领奖前,都不希望老师念到我的名字,因为不敢露面。
回忆起往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改变始于初中班主任辛老师的出现——这位“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总能在他欲言又止时读懂心思,用一节节语文课为他搭建起自信的阶梯。当进入9年级Pre-A Level衔接班,得知辛老师继续担任自己的语文老师时,少年心中升腾起难以抑制的喜悦。
8年级的午休时光,乒乓球场成为打开性格的又一支点。原本只是拎着球拍加入同学的战局,未曾想竟一路打进高中校队,并带着稳中求狠的球风捧起校际BASE乒乓球赛双打冠军,后来更将这种张弛有度的智慧运用到成长的各个维度。

欧阳秀起(左)在2024BASE U19U14乒乓球赛中
收获男子双打冠军
真正的蜕变发生在广州的那个不眠之夜。作为太空城市设计大赛运营部部长,他带领12人团队在24小时内经历了从推翻重来的崩溃到协作共赢的狂喜。
第12个小时,方案被全盘推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
欧阳秀起第一次在压力下挺直脊梁,用彻夜未合的双眼和沙哑的嗓音凝聚起团队的力量。当亚洲赛亚军奖杯捧在手中时,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时依然能站起身来。
如今的他,是为同学讲解难题的“欧阳小老师”,是成人礼中挥洒自如的领诵者,是毕业晚会上掌控全场的组织策划者,是毕业典礼中用法语流畅主持、从容自若的发光体。曾经躲在角落里的少年,终于在王府的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让曾经的胆怯在成长中烟消云散。

欧阳秀起(左六)在成人礼中朗诵

欧阳秀起(右一)主持2025届毕业典礼
02
最后18个月换轨冲刺
当A Level课程的A*成绩单摆在面前,本有机会冲英国G5名校的欧阳秀起,却做出一个惊人选择——放弃英国大学申请,直接转移课程方向,去加拿大!
我想去多伦多大学,这是我和家人共同作出的决定,在加拿大有我更想要的未来。
突然而来的决定意味着他要在寒假中自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为此他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学校的课件系统里,开学第一周就用三门课的自学考试成绩,让老师们看到了他刻在骨子里的韧劲儿。
不同于A Level课程要面对的大考压力,加拿大方向的OSSD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估方式,更注重平时成绩,用欧阳秀起的话说,“想偷懒都难”。
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一年半,冲刺时间格外紧张,老师们也对他格外关照,他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OSSD项目组主任的常老师更是始终紧跟他的学习进度,哪怕过年期间都在帮他线上修改作业,争取多伦多第一轮offer的发放;在各科老师们的多方护航下,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冲刺,欧阳不仅弥补了课程差距,更在日常作业中打磨出严谨的学术思维。

如果说课程选择是理性的决断,那么对化学的热爱便是纯粹的本能。第一次看到两种液体在试管中腾起彩色烟雾时,欧阳秀起的眼睛比火焰更明亮。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参加牛津学术论坛峰会,研究可再生资源利用;他曾自主设计实验仪器“反应釜”,虽然专利并未申请成功,但这些探索让他在申请材料中独树一帜,也让多伦多大学的招生官看到了一个少年对科学的赤诚。

王广发总校长为欧阳秀起颁发毕业证书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欧阳秀起顺利完成了从A Level到OSSD的赛道转换,当多伦多大学的第一轮offer穿越重洋而来,那些在深夜亮着的台灯,那些写满化学公式的笔记,都成了最好的勋章。


采访中,欧阳秀起的目光不时投向教师办公楼的方向,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
我觉得女老师像妈妈,男老师像哥们儿,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办公室和老师们一起聊天。
欧阳秀起是教师办公室的常客,他跟办公区的每一位老师都“异常”熟络,哪怕只是进去送把实验室钥匙,他都要在每张办公桌前“盘桓”许久,和老师们天南海北聊个痛快才舍得离开。
欧阳秀起坦言,自己是属于那种“必须经过老师点拨才能开窍”的类型,对他来说,老师们是他一路成长的最大助力。
他记得辛老师在作文本上的暖心批注,记得常老师改作业时的严谨认真,记得化学老师张老师和邢老师每一次带他做实验时的场景,这些亦师亦友的引路人,用爱与专业编织成网,让每个如他般的少年得以逆风翱翔。
在毕业离校后不久,欧阳秀起再次作出了一个特别之举——当别的同学都在享受高中最后一个暑假的轻松时光时,他却悄悄回到了校园,主动找到常老师申请担任助教,他选择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协助辅导高二的学弟学妹,再多听老师们念叨几句学业,或许,比起即将远赴的枫叶国,这方被师长目光笼罩的校园,才是刻进血脉的归属。
于欧阳秀起而言,他身后是与师长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前方是被无数双手托举而出的,辽阔天地。
Outstanding Graduate Spotlight: Ouyang Xiuqi
When three admission lett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rrived at BRS, Ouyang Xiuqi was immersed in organizing his class’s graduation festivities. Originally an A Level student, he made a bold transition to Canada’s OSSD curriculum in Grade 11-and within just 18 months, achieved extraordinary results: an average of 90%+ across 14 OSSD courses, 97% in six advanced 4U subjects, and acceptances from McGill University and all thre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mpuses, alongside 160,000 CAD in scholarships.
Few would guess that the confident young man hosting in fluent French or mentoring peers as "Professor Ouyang" once trembled at the thought of stepping onstage. Through BRS’s supportive faculty and activities-from table tennis to space-city design competitions-he transformed into a poised leader: the student who united his classmates during graduation activities, orchestrated farewell events, and ultimately stood radiant at the podium.
What stunned peers most was his decision to abandon a near-certain G5 offer in the UK for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holds my future," he explained. With teachers’ guidance, he mastered the OSSD program while nurturing a newfound love for chemistry. When that first offer arrived, the late-night study sessions and dog-eared notebooks filled with formulas became his quietest, brightest triumph.
校区宣传办公室
BRS Publicity Office
撰稿| 高英
封面摄影| 毛岸彬
翻译| 翟静
素材提供| 欧阳秀起
审校| 高三年级组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