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成为“长期主义”
进入六月中旬,全国多地开始进入紧张的中考阶段,明日北京中考也将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新中考实施后的第一年考试。
在“双减”政策深化与中考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北京、西安、成都等地纷纷调整考试科目与分值,北京中考总分从670分降至510分,物理实验操作首次纳入计分科目,体育分值增至70分……这些变化是否在传递着教育正从唯分数论慢慢转向全人培养的信号?
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也开始思考,除了成绩单上的数字,孩子更应具备哪些面向未来的能力?如何培养他们感知美、表达情、整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不久前,初中部7年级举办了《诗画合璧,艺境交融》跨学科成果展,38幅由学生原创诗歌搭配国画的作品惊艳亮相。在笔墨和词句间,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当然,还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背后催生的珍贵的思维。

一场语文和美术的“双向奔赴”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作业展,而是语文课诗歌单元和美术课国画单元联手,带着学生们踏踏实实走完的一场“跨学科”学习旅程。
在语文诗歌单元的学习中,7年级的袁老师、于老师、姜老师在20天时间里,为学生们精讲了6至7首不同风格的经典诗歌,例如古代诗歌《登幽州台歌》和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深入剖析诗歌的情感、语言、分行、节奏、意象运用等特点。同时,每天安排1-2名学生进行“课前诗歌分享”,全班累计鉴赏了约30首诗歌,用大量、深度的鉴赏帮助同学们了解诗歌。
比如在讲《登幽州台歌》的时候,老师们会为我们还原武则天时期的社会环境,讲述在那时的背景下陈子昂的理想和选择,这些诗歌背后真实的历史都让我们备受震撼,也让我们更能懂得去欣赏每一个作品。
在鉴赏过程中,袁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将学到的诗歌特点付诸实践。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老师会让学生们根据结构仿写内容;在学到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时,老师会让学生们体会其中“路”的意境,然后同样以此为意象去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进行引导性的创作尝试。
与此同时,美术李老师的国画教学也在同步进行。
在引导学生掌握国画特点、宣纸与毛笔特性、墨汁制作工艺等基础知识后,李老师重点指导了同学们中锋行笔、侧锋运笔、散锋技法,以及墨破色、色破墨、浓破淡等传统笔墨技巧。

蔡同学练习作品
有了知识和技法的储备后,我会让学生临摹一些作品,但不要求同学们追求‘形似’而是去感受笔墨与宣纸的碰撞效果,体验笔触手感与作者的创作意境。
经过20天的诗歌学习后,学生们以《我的向往》为主题进行自主创作。与此同时,同步开展的国画技法训练也日趋纯熟,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美术课也正式进入了创作阶段。
《稳稳的幸福》
有的同学认为的向往是《稳稳的幸福》,古朴的窗前一碗热腾腾又丰盛的面,搭配诗词中提到的“清晨第一缕阳光”让人心里倍感温暖。
《我想》
有的同学画了一只在池塘旁的可爱小猫,憧憬地望向天空,原来她的向往是变成画中的景象。
在这些“诗情画意”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这一个单元学习的丰硕成果,骄傲于7年级学生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表现力,也更坚定了跨学科教学的深远意义。
在分数之外,
看见教育的“长期主义”
王府学校初中部语文和美术的跨学科案例此前已作为教学范例被人教版教材收录,是北京仅两所收录学校之一,且老师们仍在结合日常教学对此案例进行反复打磨。

我校教学案例被人教版教材收录
而在初中部MYP的跨学科版图中,不仅仅是7年级的“诗画”,每个年级都在进行着学科“破圈”的实验。6年级社科和设计相结合的,关于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8年级物理和体育的能量转换以及运动健康的结合,在体育学科中制定更科学、个性化的锻炼计划;9年级生物和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蕴含生命美学的细胞图案。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还在不断开发新的跨学科单元,来帮助同学们拓展思维。
这些教学实践的背后,是IB教育“十大培养目标”理念的支撑。MYP框架要求每年每个年级至少有一次跨学科单元的尝试,强调概念驱动、全球背景等要素,促进学生深层的学科理解和跨学科理解。

9年级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思如何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跨学科单元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在知识上得到了拓展与深化,更在思维上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像在诗画展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诗歌创作和国画技法,更学会了如何用不同形式传递同一情感,在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更好地去感知,学会去表达。

在实验区课改研讨会上王府学校初中部面向来自全国的专家的跨学科公开课展示及跨学科单元课程汇报

当我们在中考季谈论教育时,本质上是在追问,孩子的未来在哪里?以及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孩子?
在王府初中部,学习远不止于应对考试,他们不去执着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基于命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在分数之外,他们更着眼于对世界的好奇,对美的感知,还有敢于跳出学科之外多角度的思考。他们也正在成为为创建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的人。
下面是诗画展中7年级孩子们的“向往”,翻看他们的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多角度的世界。我们也希望通过生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向往之地,让教育成为造福未来的“长期主义”。
(滑动查看更多)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